《山西科技》杂志社
首页 > 期刊导读
 
/ / /
 

试论山西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同宗现象

 
来源:山西科技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2
 
山西民歌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,是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。在浩如烟海、种类丰富的山西民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宗民歌,它们或载于明清文献,或源自宫廷王府,或搜集于地方民间。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山西同宗民歌约有10余种,《剪靛花》则是其重要的一种。它不仅流传时间长、流传地域广,而且能很自然地与山西各地的文化、风俗、语言、曲调等相结合,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丰富的地方元素,从而逐渐形成至真至纯、多姿多彩的子体民歌。 一、 《剪靛花》的历史渊源 《剪靛花》是兴盛于明清时期的俗曲曲牌。明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传奇抄本《钵中莲》是最早记录《剪靛花》的文献,在其第四出《赠钗》中记:“有纯出自北方的《耍孩儿》,共六煞,还带一个《煞尾》,有南北曲合套,有佛曲《佛经》《赞子》,有大曲《入破》《中滚》《出破》,还有北方民间小曲 《剪剪花》。”[1]这里的《剪剪花》即《剪靛花》,没有曲谱,只有曲文,最初作为曲牌而被运用。其词如下: “(殷氏)毫无表记送情郎,(嗳),一副金钗小凤凰,怜念我衷肠。啊呀啊呀呀。(韩成)多承厚赠亲收好,(嗳),时时刻刻不暂忘,诸事总图长。阿呀阿呀呀。”[2] 该作品反映了一个市井女子的情感生活。从词格来看,由四句式构成,第一、二句为七字句,第三句为五字句,后均有“啊呀啊呀呀”的衬词腔作为结束句。这种“七言”的词格,成为“母体”《剪靛花》的主要特征。 《剪靛花》在清代最为盛行,多部文献都有其记载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刊印的诗人刘廷玑之笔记文学作品《在园杂志》卷三《南方小曲》条中 ,记有:“小曲者,别于《昆》《弋》大曲也……再变为《呀呀优》——《呀呀优》者,《夜夜游》也,或亦声之余韵,《呀呀哟》。如《倒扳浆》《靛花开》《跌落金钱》不一其类……”。[3]乾隆五年(1740)诗人董伟业编撰的《扬州之竹枝词》中记有“成群三五少年狂,抱得洋琴只一床。但借闲游寻夜乐,声声《网调》唱吾乡”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由钱德苍的《绘图缀白裘》第十集卷四《占花魁》中,操苏白用《剪绽花》曲调演唱了三段《梳油头》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戏曲作家李斗的笔记集《扬州画舫录》卷十一中亦载有:“二十年前尚哀泣之声,谓之《到春来》,又谓之《木兰花》。后以下河土腔唱《剪靛花》,谓之《网调》近来群尚《满江红》《湘江浪》,皆本调也。”[4]等等,上述文献中所提到的《靛花开》《剪绽花》《网调》等都是《剪靛花》在流传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称谓。 乾隆六十年(1795)颜自德选辑、王廷绍编订的俗曲总集《霓裳续谱》以及道光八年(1828)华广生刻本《白雪遗音》中共收录了《剪靛花》唱词69首,其中,60首都是以“情歌”为题材的作品。在清代的有关文集中,记录《剪靛花》的工尺谱大约有10首。其中,嘉庆二十三年(1819)无锡华秋苹订谱刊载的《借云馆小唱》之第五首“京剪靛花”《日出东方照树梢》就有工尺谱记载。可以说,这是《剪靛花》较为重要的音乐资料之一。 二、 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传播方式 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是通过“乐籍制度下的有意传播”和“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播”两种方式进行,其中“有意传播”究其原因和“乐籍制度体系的传播方式”“明清时期山西的王府音乐文化”等有着密切的关系。 (一)乐籍制度下的“有意传播” 乐籍制度始于北魏,至清雍正元年被禁除,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乐籍制度是由犯罪家属没籍为奴和奴隶世袭制演变而来,是一种专门管理“乐人”群体的音乐制度。由于国家建立了“轮值轮训制”,在乐调、乐律、乐曲、乐器等官方用乐系统就有了一致性的原则,所以会对这类“乐人”进行专门的培训,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规定曲目。之后,他们除在宫廷轮值或地方官府执事应差外,还有一部分人会面向社会将已掌握的官方系统的音乐传承至民间。乐籍制度被禁革后,流落至民间的“乐人”中也有凭借自己所掌握的音乐技艺继续谋生的,这种乐籍制度下的“有意传播”一定程度上就使得音乐在宫廷、地方官府以及民间传承达成了一致。为此,当时盛行的俗曲《剪靛花》就能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得以广泛流传。 在明代,“藩王府”的数量是非常多的,它们是山西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。《山西通志》中记:“明太祖洪武迄明末,亲王三。晋藩十传十二王;代藩十一传十三王;沈藩八传十王……成祖永乐至明末,郡王七十六,晋藩分封五世,二十五王,代藩分封六世二十五王,沈藩分封六世,二十六王……”[5]在山西除受到分封的三大王府(大同“代简王”、太原“晋王”、潞州“沈王”)外,还有郡王七十六。据明文学家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篇》所载,仅万历年间,大同代简王府“所蓄乐户较他藩多数倍”,且在已衰落的情况下,还有“在花籍者尚两千人,歌舞管弦,昼夜不绝……”可见当时山西“王府音乐”是较为繁荣的。另,《张小山小令序》中记:“洪武初,亲王之国,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,或亦以教导不及,欲以声乐感人。”国家在给这些王府拨赐乐户的同时,也会拨赐乐曲。虽然这一千七百本词曲的曲目并未有明确记载,但从现有史料可以推测,当时在社会上广泛传唱的明清俗曲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而《剪靛花》作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,以“有意传播”的形式传承下来可能性是极大的。 (二)口传心授的“自然传播” 流行于全省各地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还靠传统民歌手的“口传心授”及民间艺人们的“行艺传唱”进行传播。这种传播是较为直接、简单的,一般全靠师傅“口头传授”,并没有纸质的乐谱和唱词,“人”的消亡也会直接导致他身上所承载的民歌的消亡。“自然传播”是山西同宗民歌中较为常见的形式,也是促使山西同宗民歌产生多种变体的重要原因。 《剪靛花》之所以能够在山西有着不同的变体,正是通过“有意传播”和“自然传播”两种传播方式而逐步形成的,这也同时说明了《剪靛花》的“母体”具有极强的适应性。 三、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变体 冯光钰先生首先提出了“同宗民歌”的概念,“同宗”的民歌拥有一个“源头”,基本由一个“母体”发展而来。各“子体”(“变体”)民歌之间随着地理位置、风俗习惯、生活环境、方言衬词等的不同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。 《剪靛花》自明清以来,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,在民歌、戏曲、曲艺、舞蹈、民间器乐以及宗教音乐和文人词调等多种音乐形式中都有其“身影”。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主要存在于“小调”“秧歌”和“套曲”中。冯光钰先生在其专著《中国同宗民歌》一书中,将我国的同宗民歌分为六大类[6],《剪靛花》(书中称《剪剪花》)则属于第四类“框架结构相同而词曲各异”的民歌。经笔者分析,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子体民歌在其曲调结构、旋律特征、词格词式以及部分句子落音等方面是具有“同宗性”的。 根据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·山西卷》中“山西民歌歌种分布图”所示,山西民歌由北向南可分为晋西北、晋中、晋东南以及晋南四个特色区[7]。从地理分布来看,流传在山西境内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变体遍布全省各地,相对集中的地区是在晋西北民歌特色区的阳高、浑源、兴县、朔县、五台、临县以及河曲等地;其次是在晋东南民歌特色区的沁源、阳城;晋南民歌特色区的稷山、襄汾、翼城、永济以及晋中民歌特色区的太原、和顺和左权等地。 就题材来看,主要有反映男女爱情的、生产生活的以及革命斗争的。称谓也有所不同,晋西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盼丈夫》《纳实纳》《爬楼》《虞美人》《儿童团查路条》等;晋中民歌特色区称为《剪靛花》《劝郎君》《抱琵琶》等;晋东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小寡妇上坟》《小二姐做梦》《姐儿调》等;晋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洗衣裳》《拜新年》《绣绒花》《游秋千》等。 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多为“宫调式”和“徵调式”,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。 (一)小调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这首流传于晋西北特色区的临县民歌《小寡妇上坟》为六声宫调式,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。第一句唱词采用了“劈破”的手法,将“母体”七言的词格发展成为“左手提”“竹篮篮”的“三、三”结构的六字句。第三句“转句”“紧一步走来慢一步行”作为高潮句,整个音区被移高,旋律曲折多变,运用了较有特色的“sol-si”的下行小六度进行。句幅为“2+2+2+2”,四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徵、变宫、宫”。歌曲语言较为直白、朴实,描写了小寡妇提上竹篮,带着孩子去祭奠丈夫的过程。 (二)秧歌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晋东南特色区的沁源民歌《抱琵琶》是一首“情歌类”的作品,为加变宫的六声宫调式。歌曲结构规整,旋律平和。句幅为“4+4+4+4”,与上例《小寡妇上坟》相比有所加宽,增强了乐曲的稳定感。四句句末分别落“徵、徵、徵、宫”音上。在旋法方面,歌曲前三句旋律中“do-mi”“do-la”“la-do”“re-si”“mi-so”三度走向的音使用较多。词格为“七、九、九、九”。歌曲的腔词相对应,第一句唱词“一更(家)里抱琵琶”对应第一句曲调,词曲同步进行。演唱时,速度缓慢,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。 请再看一首沁源民歌《小二姐梦梦》,同属于“情歌类”题材的作品,是加清角和变宫的清乐七声徵调式。歌曲短小精干,结构清晰,由同长的四句构成。句幅是“2+2+2+2”,词格为“七、八、九、九”。旋律最后一句“奴与你做一对绣花鞋”是“起承转合”结构的“合句”,它将音区径直引向了低音区,然后落主音徵,表达了“小二姐”羞涩、含蓄、内在、委婉的情感。 (三)套曲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“弹唱”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间演唱形式,主要在晋西北的离石、中阳、柳林、方山一带流传。清末民初,“弹唱”曾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一种形式,民间流传着“东秧歌,西道情,听小曲还属离石城”的说法。套曲《审录》是“弹唱”中代表性最强的曲目,它根据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中《玉堂春遇难逢夫》编写而成。《虞美人》选自《审录》之十六,与其收录的《银纽丝》《西江月》《钉缸》等曲牌均为明清小曲。曲谱如下: 这首歌曲属于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之一,五声宫调式填词而成,四句式结构。从曲调上看,四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”。旋律片段中,宫音、徵音、角音的地位较为突出,形成了“do-mi-sol”的骨干框架。多处使用了下滑音,“do-mi”的下行小六度进行出现了三次,且各句末多为旋律下行。歌曲第一、二句运用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手法,第一句四小节唱前半句词“自从三哥”,第二句四小节唱后半句词“上南京”,两句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一句唱词。这种情况在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。 四、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 随着《剪靛花》的不断发展,为了使其有更充分的表现能力,简单的起承转合性四句式结构中“转”“合”两个部分常常重复形成“双转合”,使之发展为六句式、八句式的结构等。 (一)小调类六句式、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在小调类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中,六句式结构是最常见、数量最多的,它在山西的四个民歌特色区都有存在。其中,晋中民歌特色区太原《马(码)头调》中的《劝郎君》也是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 1.小调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晋西北特色区的浑源民歌《盼丈夫》是一首“情歌类”题材的作品,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相思之情。歌曲为清乐七声徵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4+4”,各句落音分别是“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、徵”。词格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扩充为“十、十二、九、十”。从结构上看,带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,其中“衬词句”是有所扩充的,在“哎呀我的那个妈”之后,加入了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使其增强了语气、增加了句子长度。整首歌曲中,出现的一个偏音“fa”就在扩充句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的“呀”字上,虽只是经过音,但旋律下行所产生的“小二度”却使得歌曲多了些悲伤、忧郁、叹息的成分。 产生于晋东南特色区的沁源民歌《一年庄稼二年闹》是一首反映农民生产的劳动类歌曲。曲式上看,这首歌曲为六声宫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2+4”,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从词格上看,歌曲字数分别为“七、十、七、七”,基本沿用了“母体”七言的特征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众位老乡站圆圈”,出现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此外,旋律中的衬词句“哎咳哎咳哟”,则加强了歌曲的抒咏性。 《马(码)头调》最早的记载是在清·乾隆六十年的俗曲总集《霓裳续谱》中。收录《马(码)头调》最多的文献是清道光八年的《白雪遗音》,约有510首,且附有《马头调带把》工尺谱1首。这部文献所记载的《马(码)头调》有表达爱情的、讽刺贪官污吏的、描写自然风光的以及由戏曲故事改编的作品。其中,表达“爱情”的作品有430余首。 《马(码)头调》在山西的“太原民歌”中大约有20余首,其中这首《劝郎君》就具有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基本特征。歌曲属于加清角和变宫的清乐七声宫调式,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的六句式结构。《马(码)头调》一般唱词较长,《劝君郎》也不例外,每段三句,共十段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虞美人亲人呀病在床上”,同属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词格上看,为“十、十三、八、八”。从句幅来看,每句仅两小节,是紧缩型“2+2+2+2+1+2”的结构。旋律片段中多处使用了附点八分音符。六句句尾多为下行音阶,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 关于《马(码)头调》的属性问题,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。一种是以冯光钰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,他们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属于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调,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之一。其代表著作及学术论文有冯光钰的《中国同宗民歌》、康玲的《关于〈剪靛花〉歌系研究》、顾红红的《明清俗曲研究》、冯智全的《〈姑苏风光“码头调”在吴歌中的形态及当代衍生》等。另一种是以唐文滔《79首同名民歌〈放风筝〉的宗族关系》为依据[8],文章从《马(码)头调》的流传时间、词格规律、唱词篇幅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,创始性的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不是曲牌名,不属于《剪靛花》调,也不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,而是一类民歌的称谓。 另外,还有一首流传于晋南特色区的翼城民歌《游秋千》也是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之一。从调性上看,它并非典型的“宫调式”和“徵调式”,而是比较少见的加清角的六声“商调式”。 歌曲表现了姑嫂二人欢欢喜喜过新年,看热闹的情景。六句落音分别是“宫、徵、清角、商、宫、商”。句幅由常见的“4+4+4+4+2+4”紧缩为“2+2+2+2+1+2”的结构。从腔词关系来看,第一、二句只唱一句词“正月十五是新年”,同为《剪靛花》常见的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词格方面,若剔除唱词中的衬词“呀”“哟号”,为“七、七、六、”结构,仍沿用了“母体”《剪靛花》七言的特征。 2.小调类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小调类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是在四句式结构的基础上,采用旋律“加垛”等手法,使其乐句内部结构得到“增扩”而成。山西晋西北特色区的朔县民歌《儿童团查路条》是由五声宫调式《剪靛花》而填词的“新”民歌。 歌曲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,晋察冀边区十二三岁的儿童组成的“儿童团”,在上级安排下接受了有计划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后,利用自己年龄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的优势,承担起了“站岗放哨”的重要任务,成为了八路军真正的后备力量。歌曲由八句构成,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宫、宫、徵、宫、徵、商、宫”。唱腔句式变化上运用了“缩腔”和“加垛”两种手法。“缩腔”一般是将“有词语汇”的节奏时值缩短,诸如“杠起红缨枪,要到村口旁,查路条任务咱们担当上。”就采用了这种手法,使其腔词关系变为了“一字一音”,增强了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。歌曲中部“一二一、一二一”的位置运用了旋律“加垛”的手法,使其句幅结构伸长为八句“2+2+2+2+2+2+2+2”的形式。 《姐儿调》是流传于晋东南民歌特色区阳城县的一首《剪靛花》调,“生活类”题材的作品。歌曲为六声宫调式,八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4+4+4+4”,八句句末音都延长时值来演唱,落音分别是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徵、徵、宫”。第一句四小节唱“姐儿房中笑嘻嘻”的前半句词,第二句唱后半句词“笑嘻嘻”,为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从词格来看,为“七、七、六、五、五、八、五”,基本围绕“七言”进行。最后四句歌词“张生游寺院,霸王别虞姬,潘金莲捧茶来裁衣,王婆来骂鸡”为并列存在的扩充句。旋法上存在“sol-do”“sol-re”的上四度、上五度进行、“do-mi”的下六度以及“do-re”的上九度大跳,这样的音程,增加了歌曲的动力,也体现了北方人直爽的性格。 (二)秧歌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不仅存在于小调中,在秧歌中也有存在。晋中特色区的和顺民歌《剪靛花》和“河曲二人台”《爬楼》就是其代表。 晋中特色区的和顺民歌《剪靛花》是一首清乐七声宫调式,六句式结构的歌曲。词格为“七、七、七、五”基本都是以“七字”为主,符合母体“七言”的特征。从旋律结构上看,前两句落相同的徵音,唱一句词“上京赴考遇曾兄”;第四句“与他捎家信”的旋律下行直至主音宫,其后加了两小节的衬词句,反复第四句唱词结束全曲。旋法来看,第一、二、三句前两个小节的旋律片段是重复的,且其中的“la-do”“re-si”“la-fa”多为三度进行。前四句为“起承转合”的乐段,后面的衬词句“哎嗨嗨嗨哟”和重复句“与他捎家信”起了强化前一句词义的作用,是其前面“转合”功能的扩充,从而形成了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典型的“六句式”结构。 “二人台”大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,是晋西北民歌特色区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型剧种,起初只有“丑角”和“旦角”两个角色表演。因最早盛行于河曲,也称“河曲二人台”。 “河曲二人台”《爬楼》为雅乐七声宫调式,属于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调。旋律、唱词完全和当地的音乐风格结合到了一起。受当地方言字调的影响,旋律片段中多处使用“mi-do”“so-mi”的下三度前倚音进行。六句句末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歌曲第一、二段为中速4/4拍,第三段为加快的2/4拍,演唱时曲调节奏与速度是有一定变化的。句幅前二段为“4+4+5+4+2+4”,第三段为“4+4+6+4+2+4”,可以看出,在第三句的句幅上较传统的《剪靛花》是有所扩充的。另外,歌曲中“哎哟”“依呀哈乃司一哟嗨”“一个”“得儿”“呀”“那个哎哟那个”“哎嘞哎嗨哟”等衬词、衬句的使用非常丰富,不仅加强了语气,加宽了句子,而且增添了浓厚的晋西北风味,体现了与其他歌曲不同的特点和功能。 (三)套曲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晋北民歌特色区的兴县《剪靛花》属于山西民歌中特有的“昆曲”,但此“昆曲”并非是南、北昆派生出来的,和它们也不一样。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歌套曲,由城镇中清贫的不第文人所组成的“子弟班”或称“穷秀才班”进行演唱。由于流传面不广,多数已失传,仅存《李逵磨斧》《连环扣》《莲花落》三个曲目。 这首歌曲选自《李逵磨斧》(套曲之二)的第十二首,以历史故事为题材,六声宫调式填词而成。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在第四和第六句“此恨怎开消”的“消”字上出现了偏音变宫,使其旋律片段呈“mi-si”的下四度进行,增强了地方色彩。词格上看,除去衬词句和重复句,为“七、七、五”的构成,可以说它沿用了《赠钗》中《剪剪花》的词格。这种两个“七言”后加一个“五言”的形式,在板俊荣、张仲樵《论明清小曲〈剪靛花〉的称谓及词格》中被称作“两句半”体[9]。 五、结语 流传在山西境内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子体较多,它一般结构短小、曲调灵活、内容丰富、称谓多样。宫调式最多,徵调式次之,商调式有个别存在。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为主,清乐七声调式和五声调式为辅。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以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为主,也有带衬词句、重复句的六句式和旋律内部结构扩充的八句式等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笔者分析的《剪靛花》曲谱中“六句式”结构的数量最多。词格来看,较为灵活多变,但大部分还是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展开。唱词第一句多出现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各句尾腔多为旋律下行,就六句结构而言,第一、二句一般落“徵”音(或“宫”音),第三句落音较灵活,第四句一般落“宫”音(或“徵”音),第五、六句一般落“徵”“宫”(或“宫”“徵”),是具有“程式性”特征的。 当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从一个民歌特色区传播到另一个民歌特色区时,一定会受当地许多因素的影响,从而使其内容、称谓、调式、旋律片段、节奏形态、词格词式、衬词衬腔以及演唱的润腔等方面较之前产生一定的变化。它们之间既有着一定的“相似性”,又有着一定的“差异性”;既有着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内在联系,又有着“同中有异”的变化形态。 [1]明·万历无名氏钞本.钵中莲[J].剧学月刊,1936(2). [2]廖奔.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[M].台北: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,1992. [3][9]板俊荣,张仲樵.论明清小曲“剪靛花”的称谓及词格[J].大众文艺,2009(7). [4]梁生安.俗曲“满江红”研究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,1995(2):37-38. [5]项阳.山西乐户研究[M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01. [6]冯光钰.中国同宗民歌[M].北京:中国文联出版公司,1998. [7]中国民间音乐集成·山西卷[M].北京:人民音乐出版社,1990. [8]唐文滔.79首同名民歌“放风筝”的宗族关系[J].星海音乐学院学报,2017(3):23-24. 山西民歌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,是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。在浩如烟海、种类丰富的山西民歌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宗民歌,它们或载于明清文献,或源自宫廷王府,或搜集于地方民间。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山西同宗民歌约有10余种,《剪靛花》则是其重要的一种。它不仅流传时间长、流传地域广,而且能很自然地与山西各地的文化、风俗、语言、曲调等相结合,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丰富的地方元素,从而逐渐形成至真至纯、多姿多彩的子体民歌。一、 《剪靛花》的历史渊源《剪靛花》是兴盛于明清时期的俗曲曲牌。明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传奇抄本《钵中莲》是最早记录《剪靛花》的文献,在其第四出《赠钗》中记:“有纯出自北方的《耍孩儿》,共六煞,还带一个《煞尾》,有南北曲合套,有佛曲《佛经》《赞子》,有大曲《入破》《中滚》《出破》,还有北方民间小曲 《剪剪花》。”[1]这里的《剪剪花》即《剪靛花》,没有曲谱,只有曲文,最初作为曲牌而被运用。其词如下:“(殷氏)毫无表记送情郎,(嗳),一副金钗小凤凰,怜念我衷肠。啊呀啊呀呀。(韩成)多承厚赠亲收好,(嗳),时时刻刻不暂忘,诸事总图长。阿呀阿呀呀。”[2]该作品反映了一个市井女子的情感生活。从词格来看,由四句式构成,第一、二句为七字句,第三句为五字句,后均有“啊呀啊呀呀”的衬词腔作为结束句。这种“七言”的词格,成为“母体”《剪靛花》的主要特征。《剪靛花》在清代最为盛行,多部文献都有其记载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刊印的诗人刘廷玑之笔记文学作品《在园杂志》卷三《南方小曲》条中 ,记有:“小曲者,别于《昆》《弋》大曲也……再变为《呀呀优》——《呀呀优》者,《夜夜游》也,或亦声之余韵,《呀呀哟》。如《倒扳浆》《靛花开》《跌落金钱》不一其类……”。[3]乾隆五年(1740)诗人董伟业编撰的《扬州之竹枝词》中记有“成群三五少年狂,抱得洋琴只一床。但借闲游寻夜乐,声声《网调》唱吾乡”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由钱德苍的《绘图缀白裘》第十集卷四《占花魁》中,操苏白用《剪绽花》曲调演唱了三段《梳油头》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戏曲作家李斗的笔记集《扬州画舫录》卷十一中亦载有:“二十年前尚哀泣之声,谓之《到春来》,又谓之《木兰花》。后以下河土腔唱《剪靛花》,谓之《网调》近来群尚《满江红》《湘江浪》,皆本调也。”[4]等等,上述文献中所提到的《靛花开》《剪绽花》《网调》等都是《剪靛花》在流传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称谓。乾隆六十年(1795)颜自德选辑、王廷绍编订的俗曲总集《霓裳续谱》以及道光八年(1828)华广生刻本《白雪遗音》中共收录了《剪靛花》唱词69首,其中,60首都是以“情歌”为题材的作品。在清代的有关文集中,记录《剪靛花》的工尺谱大约有10首。其中,嘉庆二十三年(1819)无锡华秋苹订谱刊载的《借云馆小唱》之第五首“京剪靛花”《日出东方照树梢》就有工尺谱记载。可以说,这是《剪靛花》较为重要的音乐资料之一。二、 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传播方式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是通过“乐籍制度下的有意传播”和“口传心授的自然传播”两种方式进行,其中“有意传播”究其原因和“乐籍制度体系的传播方式”“明清时期山西的王府音乐文化”等有着密切的关系。(一)乐籍制度下的“有意传播”乐籍制度始于北魏,至清雍正元年被禁除,约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乐籍制度是由犯罪家属没籍为奴和奴隶世袭制演变而来,是一种专门管理“乐人”群体的音乐制度。由于国家建立了“轮值轮训制”,在乐调、乐律、乐曲、乐器等官方用乐系统就有了一致性的原则,所以会对这类“乐人”进行专门的培训,使得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规定曲目。之后,他们除在宫廷轮值或地方官府执事应差外,还有一部分人会面向社会将已掌握的官方系统的音乐传承至民间。乐籍制度被禁革后,流落至民间的“乐人”中也有凭借自己所掌握的音乐技艺继续谋生的,这种乐籍制度下的“有意传播”一定程度上就使得音乐在宫廷、地方官府以及民间传承达成了一致。为此,当时盛行的俗曲《剪靛花》就能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得以广泛流传。在明代,“藩王府”的数量是非常多的,它们是山西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。《山西通志》中记:“明太祖洪武迄明末,亲王三。晋藩十传十二王;代藩十一传十三王;沈藩八传十王……成祖永乐至明末,郡王七十六,晋藩分封五世,二十五王,代藩分封六世二十五王,沈藩分封六世,二十六王……”[5]在山西除受到分封的三大王府(大同“代简王”、太原“晋王”、潞州“沈王”)外,还有郡王七十六。据明文学家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篇》所载,仅万历年间,大同代简王府“所蓄乐户较他藩多数倍”,且在已衰落的情况下,还有“在花籍者尚两千人,歌舞管弦,昼夜不绝……”可见当时山西“王府音乐”是较为繁荣的。另,《张小山小令序》中记:“洪武初,亲王之国,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,或亦以教导不及,欲以声乐感人。”国家在给这些王府拨赐乐户的同时,也会拨赐乐曲。虽然这一千七百本词曲的曲目并未有明确记载,但从现有史料可以推测,当时在社会上广泛传唱的明清俗曲必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。而《剪靛花》作为其主要代表作之一,以“有意传播”的形式传承下来可能性是极大的。(二)口传心授的“自然传播”流行于全省各地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还靠传统民歌手的“口传心授”及民间艺人们的“行艺传唱”进行传播。这种传播是较为直接、简单的,一般全靠师傅“口头传授”,并没有纸质的乐谱和唱词,“人”的消亡也会直接导致他身上所承载的民歌的消亡。“自然传播”是山西同宗民歌中较为常见的形式,也是促使山西同宗民歌产生多种变体的重要原因。《剪靛花》之所以能够在山西有着不同的变体,正是通过“有意传播”和“自然传播”两种传播方式而逐步形成的,这也同时说明了《剪靛花》的“母体”具有极强的适应性。三、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变体冯光钰先生首先提出了“同宗民歌”的概念,“同宗”的民歌拥有一个“源头”,基本由一个“母体”发展而来。各“子体”(“变体”)民歌之间随着地理位置、风俗习惯、生活环境、方言衬词等的不同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。《剪靛花》自明清以来,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,在民歌、戏曲、曲艺、舞蹈、民间器乐以及宗教音乐和文人词调等多种音乐形式中都有其“身影”。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主要存在于“小调”“秧歌”和“套曲”中。冯光钰先生在其专著《中国同宗民歌》一书中,将我国的同宗民歌分为六大类[6],《剪靛花》(书中称《剪剪花》)则属于第四类“框架结构相同而词曲各异”的民歌。经笔者分析,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子体民歌在其曲调结构、旋律特征、词格词式以及部分句子落音等方面是具有“同宗性”的。根据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·山西卷》中“山西民歌歌种分布图”所示,山西民歌由北向南可分为晋西北、晋中、晋东南以及晋南四个特色区[7]。从地理分布来看,流传在山西境内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变体遍布全省各地,相对集中的地区是在晋西北民歌特色区的阳高、浑源、兴县、朔县、五台、临县以及河曲等地;其次是在晋东南民歌特色区的沁源、阳城;晋南民歌特色区的稷山、襄汾、翼城、永济以及晋中民歌特色区的太原、和顺和左权等地。就题材来看,主要有反映男女爱情的、生产生活的以及革命斗争的。称谓也有所不同,晋西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盼丈夫》《纳实纳》《爬楼》《虞美人》《儿童团查路条》等;晋中民歌特色区称为《剪靛花》《劝郎君》《抱琵琶》等;晋东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小寡妇上坟》《小二姐做梦》《姐儿调》等;晋南民歌特色区称为《洗衣裳》《拜新年》《绣绒花》《游秋千》等。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多为“宫调式”和“徵调式”,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。(一)小调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这首流传于晋西北特色区的临县民歌《小寡妇上坟》为六声宫调式,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。第一句唱词采用了“劈破”的手法,将“母体”七言的词格发展成为“左手提”“竹篮篮”的“三、三”结构的六字句。第三句“转句”“紧一步走来慢一步行”作为高潮句,整个音区被移高,旋律曲折多变,运用了较有特色的“sol-si”的下行小六度进行。句幅为“2+2+2+2”,四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徵、变宫、宫”。歌曲语言较为直白、朴实,描写了小寡妇提上竹篮,带着孩子去祭奠丈夫的过程。(二)秧歌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晋东南特色区的沁源民歌《抱琵琶》是一首“情歌类”的作品,为加变宫的六声宫调式。歌曲结构规整,旋律平和。句幅为“4+4+4+4”,与上例《小寡妇上坟》相比有所加宽,增强了乐曲的稳定感。四句句末分别落“徵、徵、徵、宫”音上。在旋法方面,歌曲前三句旋律中“do-mi”“do-la”“la-do”“re-si”“mi-so”三度走向的音使用较多。词格为“七、九、九、九”。歌曲的腔词相对应,第一句唱词“一更(家)里抱琵琶”对应第一句曲调,词曲同步进行。演唱时,速度缓慢,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。请再看一首沁源民歌《小二姐梦梦》,同属于“情歌类”题材的作品,是加清角和变宫的清乐七声徵调式。歌曲短小精干,结构清晰,由同长的四句构成。句幅是“2+2+2+2”,词格为“七、八、九、九”。旋律最后一句“奴与你做一对绣花鞋”是“起承转合”结构的“合句”,它将音区径直引向了低音区,然后落主音徵,表达了“小二姐”羞涩、含蓄、内在、委婉的情感。(三)套曲类四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“弹唱”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间演唱形式,主要在晋西北的离石、中阳、柳林、方山一带流传。清末民初,“弹唱”曾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一种形式,民间流传着“东秧歌,西道情,听小曲还属离石城”的说法。套曲《审录》是“弹唱”中代表性最强的曲目,它根据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中《玉堂春遇难逢夫》编写而成。《虞美人》选自《审录》之十六,与其收录的《银纽丝》《西江月》《钉缸》等曲牌均为明清小曲。曲谱如下:这首歌曲属于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之一,五声宫调式填词而成,四句式结构。从曲调上看,四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”。旋律片段中,宫音、徵音、角音的地位较为突出,形成了“do-mi-sol”的骨干框架。多处使用了下滑音,“do-mi”的下行小六度进行出现了三次,且各句末多为旋律下行。歌曲第一、二句运用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手法,第一句四小节唱前半句词“自从三哥”,第二句四小节唱后半句词“上南京”,两句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一句唱词。这种情况在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。四、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随着《剪靛花》的不断发展,为了使其有更充分的表现能力,简单的起承转合性四句式结构中“转”“合”两个部分常常重复形成“双转合”,使之发展为六句式、八句式的结构等。(一)小调类六句式、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在小调类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中,六句式结构是最常见、数量最多的,它在山西的四个民歌特色区都有存在。其中,晋中民歌特色区太原《马(码)头调》中的《劝郎君》也是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1.小调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晋西北特色区的浑源民歌《盼丈夫》是一首“情歌类”题材的作品,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相思之情。歌曲为清乐七声徵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4+4”,各句落音分别是“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、徵”。词格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扩充为“十、十二、九、十”。从结构上看,带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,其中“衬词句”是有所扩充的,在“哎呀我的那个妈”之后,加入了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使其增强了语气、增加了句子长度。整首歌曲中,出现的一个偏音“fa”就在扩充句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的“呀”字上,虽只是经过音,但旋律下行所产生的“小二度”却使得歌曲多了些悲伤、忧郁、叹息的成分。产生于晋东南特色区的沁源民歌《一年庄稼二年闹》是一首反映农民生产的劳动类歌曲。曲式上看,这首歌曲为六声宫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2+4”,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从词格上看,歌曲字数分别为“七、十、七、七”,基本沿用了“母体”七言的特征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众位老乡站圆圈”,出现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此外,旋律中的衬词句“哎咳哎咳哟”,则加强了歌曲的抒咏性。《马(码)头调》最早的记载是在清·乾隆六十年的俗曲总集《霓裳续谱》中。收录《马(码)头调》最多的文献是清道光八年的《白雪遗音》,约有510首,且附有《马头调带把》工尺谱1首。这部文献所记载的《马(码)头调》有表达爱情的、讽刺贪官污吏的、描写自然风光的以及由戏曲故事改编的作品。其中,表达“爱情”的作品有430余首。起当初得病呀只盼好情,到如今病情更加了十分。想好也是万不能。求神呀用签神不灵,吃药扎针奴还不见轻,一命奴要见阎君。(共10段)《马(码)头调》在山西的“太原民歌”中大约有20余首,其中这首《劝郎君》就具有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基本特征。歌曲属于加清角和变宫的清乐七声宫调式,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的六句式结构。《马(码)头调》一般唱词较长,《劝君郎》也不例外,每段三句,共十段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虞美人亲人呀病在床上”,同属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词格上看,为“十、十三、八、八”。从句幅来看,每句仅两小节,是紧缩型“2+2+2+2+1+2”的结构。旋律片段中多处使用了附点八分音符。六句句尾多为下行音阶,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关于《马(码)头调》的属性问题,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。一种是以冯光钰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,他们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属于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调,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之一。其代表著作及学术论文有冯光钰的《中国同宗民歌》、康玲的《关于〈剪靛花〉歌系研究》、顾红红的《明清俗曲研究》、冯智全的《〈姑苏风光“码头调”在吴歌中的形态及当代衍生》等。另一种是以唐文滔《79首同名民歌〈放风筝〉的宗族关系》为依据[8],文章从《马(码)头调》的流传时间、词格规律、唱词篇幅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,创始性的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不是曲牌名,不属于《剪靛花》调,也不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,而是一类民歌的称谓。另外,还有一首流传于晋南特色区的翼城民歌《游秋千》也是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之一。从调性上看,它并非典型的“宫调式”和“徵调式”,而是比较少见的加清角的六声“商调式”。歌曲表现了姑嫂二人欢欢喜喜过新年,看热闹的情景。六句落音分别是“宫、徵、清角、商、宫、商”。句幅由常见的“4+4+4+4+2+4”紧缩为“2+2+2+2+1+2”的结构。从腔词关系来看,第一、二句只唱一句词“正月十五是新年”,同为《剪靛花》常见的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词格方面,若剔除唱词中的衬词“呀”“哟号”,为“七、七、六、”结构,仍沿用了“母体”《剪靛花》七言的特征。2.小调类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小调类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是在四句式结构的基础上,采用旋律“加垛”等手法,使其乐句内部结构得到“增扩”而成。山西晋西北特色区的朔县民歌《儿童团查路条》是由五声宫调式《剪靛花》而填词的“新”民歌。歌曲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,晋察冀边区十二三岁的儿童组成的“儿童团”,在上级安排下接受了有计划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后,利用自己年龄小不容易被敌人发现的优势,承担起了“站岗放哨”的重要任务,成为了八路军真正的后备力量。歌曲由八句构成,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宫、宫、徵、宫、徵、商、宫”。唱腔句式变化上运用了“缩腔”和“加垛”两种手法。“缩腔”一般是将“有词语汇”的节奏时值缩短,诸如“杠起红缨枪,要到村口旁,查路条任务咱们担当上。”就采用了这种手法,使其腔词关系变为了“一字一音”,增强了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。歌曲中部“一二一、一二一”的位置运用了旋律“加垛”的手法,使其句幅结构伸长为八句“2+2+2+2+2+2+2+2”的形式。《姐儿调》是流传于晋东南民歌特色区阳城县的一首《剪靛花》调,“生活类”题材的作品。歌曲为六声宫调式,八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4+4+4+4”,八句句末音都延长时值来演唱,落音分别是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徵、徵、宫”。第一句四小节唱“姐儿房中笑嘻嘻”的前半句词,第二句唱后半句词“笑嘻嘻”,为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从词格来看,为“七、七、六、五、五、八、五”,基本围绕“七言”进行。最后四句歌词“张生游寺院,霸王别虞姬,潘金莲捧茶来裁衣,王婆来骂鸡”为并列存在的扩充句。旋法上存在“sol-do”“sol-re”的上四度、上五度进行、“do-mi”的下六度以及“do-re”的上九度大跳,这样的音程,增加了歌曲的动力,也体现了北方人直爽的性格。(二)秧歌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不仅存在于小调中,在秧歌中也有存在。晋中特色区的和顺民歌《剪靛花》和“河曲二人台”《爬楼》就是其代表。晋中特色区的和顺民歌《剪靛花》是一首清乐七声宫调式,六句式结构的歌曲。词格为“七、七、七、五”基本都是以“七字”为主,符合母体“七言”的特征。从旋律结构上看,前两句落相同的徵音,唱一句词“上京赴考遇曾兄”;第四句“与他捎家信”的旋律下行直至主音宫,其后加了两小节的衬词句,反复第四句唱词结束全曲。旋法来看,第一、二、三句前两个小节的旋律片段是重复的,且其中的“la-do”“re-si”“la-fa”多为三度进行。前四句为“起承转合”的乐段,后面的衬词句“哎嗨嗨嗨哟”和重复句“与他捎家信”起了强化前一句词义的作用,是其前面“转合”功能的扩充,从而形成了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典型的“六句式”结构。“二人台”大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,是晋西北民歌特色区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小型剧种,起初只有“丑角”和“旦角”两个角色表演。因最早盛行于河曲,也称“河曲二人台”。“河曲二人台”《爬楼》为雅乐七声宫调式,属于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调。旋律、唱词完全和当地的音乐风格结合到了一起。受当地方言字调的影响,旋律片段中多处使用“mi-do”“so-mi”的下三度前倚音进行。六句句末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歌曲第一、二段为中速4/4拍,第三段为加快的2/4拍,演唱时曲调节奏与速度是有一定变化的。句幅前二段为“4+4+5+4+2+4”,第三段为“4+4+6+4+2+4”,可以看出,在第三句的句幅上较传统的《剪靛花》是有所扩充的。另外,歌曲中“哎哟”“依呀哈乃司一哟嗨”“一个”“得儿”“呀”“那个哎哟那个”“哎嘞哎嗨哟”等衬词、衬句的使用非常丰富,不仅加强了语气,加宽了句子,而且增添了浓厚的晋西北风味,体现了与其他歌曲不同的特点和功能。(三)套曲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晋北民歌特色区的兴县《剪靛花》属于山西民歌中特有的“昆曲”,但此“昆曲”并非是南、北昆派生出来的,和它们也不一样。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歌套曲,由城镇中清贫的不第文人所组成的“子弟班”或称“穷秀才班”进行演唱。由于流传面不广,多数已失传,仅存《李逵磨斧》《连环扣》《莲花落》三个曲目。这首歌曲选自《李逵磨斧》(套曲之二)的第十二首,以历史故事为题材,六声宫调式填词而成。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在第四和第六句“此恨怎开消”的“消”字上出现了偏音变宫,使其旋律片段呈“mi-si”的下四度进行,增强了地方色彩。词格上看,除去衬词句和重复句,为“七、七、五”的构成,可以说它沿用了《赠钗》中《剪剪花》的词格。这种两个“七言”后加一个“五言”的形式,在板俊荣、张仲樵《论明清小曲〈剪靛花〉的称谓及词格》中被称作“两句半”体[9]。五、结语流传在山西境内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子体较多,它一般结构短小、曲调灵活、内容丰富、称谓多样。宫调式最多,徵调式次之,商调式有个别存在。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为主,清乐七声调式和五声调式为辅。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以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为主,也有带衬词句、重复句的六句式和旋律内部结构扩充的八句式等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笔者分析的《剪靛花》曲谱中“六句式”结构的数量最多。词格来看,较为灵活多变,但大部分还是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展开。唱词第一句多出现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各句尾腔多为旋律下行,就六句结构而言,第一、二句一般落“徵”音(或“宫”音),第三句落音较灵活,第四句一般落“宫”音(或“徵”音),第五、六句一般落“徵”“宫”(或“宫”“徵”),是具有“程式性”特征的。当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从一个民歌特色区传播到另一个民歌特色区时,一定会受当地许多因素的影响,从而使其内容、称谓、调式、旋律片段、节奏形态、词格词式、衬词衬腔以及演唱的润腔等方面较之前产生一定的变化。它们之间既有着一定的“相似性”,又有着一定的“差异性”;既有着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内在联系,又有着“同中有异”的变化形态。参考文献:[1]明·万历无名氏钞本.钵中莲[J].剧学月刊,1936(2).[2]廖奔.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[M].台北: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,1992.[3][9]板俊荣,张仲樵.论明清小曲“剪靛花”的称谓及词格[J].大众文艺,2009(7).[4]梁生安.俗曲“满江红”研究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,1995(2):37-38.[5]项阳.山西乐户研究[M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01.[6]冯光钰.中国同宗民歌[M].北京:中国文联出版公司,1998.[7]中国民间音乐集成·山西卷[M].北京:人民音乐出版社,1990.[8]唐文滔.79首同名民歌“放风筝”的宗族关系[J].星海音乐学院学报,2017(3):23-24.

文章来源:山西科技 网址: http://sxkj.400nongye.com/lunwen/itemid-8520.shtml


上一篇: 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研究 ——
下一篇: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



点击在线投稿

 
/ / /
 
 
 
 

Copyright 2001-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
本站不是《山西科技杂志社》官网,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,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。